文章詳情

回彈儀回彈法如何建立**測強曲線

日期:2024-09-21 17:12
瀏覽次數:1658
摘要:
回彈儀回彈法如何建立**測強曲線
(一)製訂方法
1.試塊成型
(1)采用與被測結構或構件相同的原材料,若摻有外加劑,其外加劑的品種和用量也應相同.
(2)根據*佳配合比原則,設計五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配合比。
(3)采用與被測結構或構件相同的澆搗工藝.每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成型150 x 150 x150mm3立方體試塊2組(I組供齡期的前限試壓,另一組供齡期後限試壓,每組3塊)。每個齡期五個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試塊共l0組.全部試塊宜在同*內成型完畢。
(4)在成型後的**天,將試塊移*與被M結構或構件相同的硬化條件下養護*規定的齡期;試塊的拆模日期宜與構件的拆模日期相同。試塊在自然養護過程中應按“品”字形堆放,並使試塊的底麵向下,表麵向上,四個側麵(與試模側板相鄰的一麵)均能接觸空氣。堆放一於室外的試塊應避免暴曬或雨淋。
2.試塊測試
    采用**測強曲線測試時,對齡期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每一齡期的前、後限可根據被測結構或構件要求的可能變動範圍和測定誤差的要求來確定。一般前、後限規定為其齡期的0%左右,例如28d齡期的前、後限為25一31d,此外齡期的前限不宜早於結構或構件成型後14d.
(1)將到達齡期前限或後限的每一強度等級1組,五個強度等級共5組的試塊表麵擦抹幹淨;以試塊與試模側板相接觸的兩個表麵置於壓力機上下兩承壓板之間,加壓30一8OkN(低強度試塊取低噸位加壓)。
(2)在試塊保持30一80kN的壓力下,用符合標準狀態的回彈儀按規定的操作程序,在試塊兩個相對側麵上選擇均勻分布的8個點進行彈擊,測讀每點的回彈值*1,點與點之間、點與試塊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小於30mm,並不得彈擊在外露石子和氣孔上。
(3)在每一試塊的16個回彈值中分別剔除其中3個*大值和3個*小值,然後再求餘下的10個回彈值的平均值,計算*0.1,即得該試塊的平均回彈值mR
(4)將試塊加荷直*破壞,然後計算試塊的抗壓弧度Fcu( MPa)準確*0.1MPa.
(5)每一齡期的前限或後限試塊應分別在同*內試壓完畢。

3.**測強曲線的建立,
    用於表達每一齡期的**測強曲線的回歸方程式,應采用30個試塊中每一試塊成對的Fcu、R數據,按*小二乘法的原理求得。
    (l)推薦采用的回歸方程式如下:
                                  
    (2)用同一批30個數據按不同形式的回歸方程式進行試算比較,取其中平均相對誤差和相對標準差均符合要求且其值較小的一個同歸方程式作為繪製**測強曲線的依據,
網站地圖